解锁牧业村振兴“密码”

2023-03-12 07:01:42 来源:青海日报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咸文静 金玥彤

3月10日一大早,天空中还飘着雪花。

吃过早饭,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歇武镇牧业村三社的白玛就跟女儿、女婿一同出门了。几分钟后,一家三口的身影出现在玉树称多县歇武镇昂巴拉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门口。作为合作社的员工,7时30分,一天的工作正式开始。


(资料图)

能够在家门口找到一份既不繁重又得心应手的工作,对于60多岁的白玛来说是件意料之外的事情。从牧民到上班族,白玛成功转型的背后,是合作社提档升级的发展之路,而这,要从一次造血式的援建说起。

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歇武镇昂巴拉农牧民专业合作社。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金玥彤摄

2020年起,由北京市投资援建的称多县三江源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建设项目先期下达1200万元资金,将歇武镇牧业村三社列为首个示范点。

为何选择这一项目?牧业村三社又靠什么脱颖而出?来自北京市石景山区的援青干部、称多县委副书记、副县长翟源给出答案。

“歇武镇牧业村合作社模式推进顺利,人、草场、牲畜整合好,当地百姓人心齐,有良好的出栏意向,同时歇武镇牧业村距离玉树市、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较近,地理优势突出,因此将项目落地该区域。”

众所周知,牦牛产业是玉树的支柱产业。作为全镇最大的一个村子,歇武镇牧业村是个地地道道的纯牧业村,产业单一,除了采挖虫草之外,牛羊养殖是全村500多户村民主要的收入来源。2019年,经过摸索,牧业村三社建起了合作社,并尝试加工酸奶、酥油等产品,在全镇合作社中小有名气。

经过深入调研,北京青海玉树指挥部选定称多县作为牦牛产业的先行示范区,并将第一个示范基地确定为牧业村三社的昂巴拉农牧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建设越冬棚、保育舍、干草棚等设施,基地能够容纳上千头牦牛冬春补饲、夏秋放牧、分群养殖。

看着眼前焕然一新的现代化养殖基地,合作社理事长布德的脸上笑开了花。

“按照我开会时学到的讲法,这个项目实现了整合草场、整合劳动力、整合牲畜以及解放生态、解放劳动力、解放生产力、解放思想的‘三整合四解放’生态畜牧业发展战略。”

其实,让当地牧民摆脱“靠天放牧”、保证牦牛出栏率仅仅是北京援建项目的第一个目标,提高村民致富率才是这场升级的最终落脚点。

“在北京青海玉树指挥部的牵线搭桥下,我们跟北京的相关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经加工后进入北京市场。有了这种非常稳定的销售渠道,再加上村里其他的集体经济,群众增收更加有保障。”歇武镇副镇长桑丁看着认为,通过构建这种“牧户+合作社+企业+市场”的全产业链条,不仅能够提升当地牦牛产业化程度,更能有效推动乡村振兴。

合作社员工仁求让今年51岁,主要工作是在合作社加工酸奶。从一开始每周加工三四十碗到如今每周至少要做五六百碗,北京援建项目对于合作社的助力在他眼中非常具体。

“冬天是我们最头疼的季节。牦牛吃不到草,不断掉膘。现在这些难题都解决了。我记得刚开始合作社有3000多头牦牛,一只羊都没有。现在我们有了5000多头牦牛、300多只羊。”

白玛正在给小羊羔喂奶。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金玥彤摄

正如歇武镇组织委员青梅巴毛说得那样,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通过打造三江源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产业基地,牧业村立足本村牦牛产业优势,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歇武镇牧业村三社的示范点建设项目仅仅是称多县三江源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建设项目的第一步。2021年和2022年,北京市又安排资金1500万元,由县发展和改革局实施二期项目,新建种畜场、牛舍、业务用房、饲草料加工及储存棚、游牧体验服务设施等,购置相关设备并建立有机产品可追溯体系。就拿离这里最近的二社来说,项目正在建设当中。”翟源告诉记者,预计到2024年,北京市将安排4000万元资金打造以歇武镇牧业村为主的生态畜牧业示范项目,带动区域产业项目高质量发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