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城打造“区域养老服务联合体”,把养老服务的根扎在街、乡、镇 环球微动态

2023-04-09 04:17:56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资料图)

在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街道,橘红色的“区域养老服务联合体站点”标牌随处可见。挂这牌子的,除了养老机构、养老驿站,还有超市、便利店、餐厅,甚至房屋中介门店。在这些商户,老人可以“累了歇歇脚、渴了喝口水”,就像到了街坊家里一样。

而这,只不过是东城区朝阳门街道打造的区域养老服务联合体1.0阶段的一个缩影,如今,经过近五年的探索,东城区朝阳门街道区域养老服务联合体经过资源聚合阶段1.0到资源融合阶段2.0,开始步入养老服务一体化的3.0阶段。

4月6日,由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老龄协会主办,北京市老年学和老年健康学会承办的“北京市人口老龄化国情市情教育系列公益讲座”项目的首场圆桌论坛就来到朝阳门街道,聚焦“老龄社会治理——街道养老服务联合体探索与创新”。

“2015年我就提出,把养老服务的根扎在街乡镇。”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北京市老年学和老年健康学学会会长黄石松说。

为什么要把根扎在街乡镇?黄石松分析称,因为街乡镇是中国基层社会治理最基本单元。随着我国老龄化不断加速,养老服务不再是单一的服务问题,而是社会治理最重要的内容。“研讨街乡镇养老服务的问题,研讨街乡镇养老服务联合体的建设问题,真正抓住了实现养老服务‘最后一米’落地的关键,真正能抓住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

如何通过养老服务联合体实现“机构社区居家协调发展,医养康养融合发展”的目标?黄石松表示,首先从决策机制看,最核心的是要发挥街道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能够去整合辖区内的所有为老服务资源,特别是处理好属地管理与部门管理之间的关系,这方面可以用好北京的法宝,就是“接诉即办”制度,运用好“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制度。其次,从运行机制上看,目前出现了多种模式,各有千秋,判断孰好孰坏,关键看这个机制能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能否降低制度运行成本,能否降低供应商的成本,能够真正的把养老消费需求激发出来。此外,信息化时代,实现养老服务供需精准对接离不开数据平台的搭建。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智慧养老研究所所长左美云教授进一步指出,第一,要构建数智化技术支撑的区域养老服务联合体,通过数智化驱动养老进行服务模式的创新,乃至养老服务价值进一步增大。第二,构建信息化到智能化的平台,很多单位信息化做完了,智慧大屏有了,能否做到智能化,也就是针对老人需求进行精准服务推荐和匹配,还有很长的距离要走;第三,利用新的媒体和技术手段做好宣传,让区域养老服务联合体真正起到示范作用,并吸引外部资源力量完善服务。

朝阳门街道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高洪雷表示,今年是街道联合体3.0阶段建设的关键年,将主要从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推进联合体运营管理体系的持续发展,有效运维养老服务资源,实现老年人多元养老服务需足,形成在政府引领下的生态化、系统化、产业化运营模式。二是搭建市场化综合服务平台,引入市场服务资源,注入品质服务理念,为养老服务企业搭平台、指方向、建路径,支持优质企业服务落地。三是持续整合辖区以及社区服务力量,充分发挥公益慈善、企业以及社会各方力量,发挥所长,共同助力,秉承整合思维和社会化方式发展壮大联合体。

责编:李欣

推荐阅读>